本刊、网周正东
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以优化涉企法律服务为切入点,聚焦机制建设、普法供给、权益保障三大维度,建立健全多元综合服务机制,为重特大项目提供优质的法治服务和保障。
一是“法律托管”专班护航,释放企业法治动能。全流程服务介入,组建法律服务专班,为重大项目提供“谈判-签约-履约”全周期法律保障,深度参与江苏民康新能源、江苏晋恒包装等重点项目谈判,审查合同20余份,提出修改建议75条;建立商事合同交易筛查机制,识别异常交易风险点6处,阻断潜在损失116万元。全要素协同防控,深化“产业链+法律服务”行动,构建全链条服务网络,覆盖产业招引、融资指导、建厂运营等环节,完成土地承包权、集体资产股权等18类产权登记指导,覆盖企业25家;制定重资产企业股权融资指引,提供尽职调查咨询服务2次,助力企业探索多元融资渠道。一对一精准指导,开展重特大项目“法治体检”专项行动,建立“一企一档”服务机制,实地走访项目42个,定制服务方案3套;梳理企业规章制度和合同,排查履约风险和管理漏洞,及时消除法律隐患,为项目建设提供务实管用的指导意见和建议。
二是“法律集市”宣讲导航,实现普法精准滴灌。靶向对接需求,梳理不同行业、规模企业及岗位的特性与风险差异,围绕劳动法、安全生产法规等核心领域,为制造业提供专业指导;聚焦知识产权和互联网企业,开展知识产权保护、数据安全保护等关键领域普法;针对中小企业,开展合同审查、税务合规等专项宣传,构建“行业-规模-岗位”三维需求画像。优化内容供给,以“基础+行业+热点”为框架,打造“普法课程库”,基础模块设置劳动法、公司法等通用法律,行业模块依据制造业、金融等行业特性定制专属课程,热点模块动态追踪AI生成内容版权、跨境电商合规等前沿法律议题,及时捕捉法律“风向标”。提供即时服务,依托“援职助企”联络点,集中受理职工法律诉求,针对劳动争议仲裁、法律援助等复杂事项,安排专业人员现场答疑解惑,推进法律服务就近可感、可享、可办。活动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,化解潜在纠纷28起,接待咨询300余次,普法覆盖职工达4000人(次)。
三是“公证顾问”服务助航,提升权益保障效能。开展“前置式”体检,提前介入公司治理与劳资关系、合同履约与提存清偿等关键环节,开展现场监督、赋强公证及法律风险评估服务。推进“公证专项体检”活动,为支柱企业定制合同协议、证据保全等公证服务项目22个,提供特定服务36次,发放公证联系卡500余张。提供“嵌入式”服务,推出“企业公证顾问”服务,在中天钢铁、纽泰格设立公证服务点,为企业化解劳动纠纷、日常经营管理、对外贸易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务。围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,构建覆盖运用流转、权利救济、域外保护等环节的公证服务体系,精准推送“公证服务产品”。升级“长效化”保障,打造“事前预防-事中控制-事后救济”全链条服务,事前“公证体检”存证保护企业核心技术,事中监督招投标、会议决议等交易环节防纠纷,事后对各类纠纷提供证据保全、提存等公证服务。开展一站式“涉外公证+领事认证”服务,对紧急商务活动实行“容缺受理+加急特办”,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出证指导,保障文书跨国无障碍使用。今年1—8月,共办理涉外公证文书656件,发往35余个国家、地区使用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有力的涉外公证法律服务保障。(惠敏)